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学会动态正文

“2019年学术年会”系列报道|胡钦晓:多样资本与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

发布:2019-11-22 16:23分享:

本文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钦晓教授在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上所作的特邀学术报告,文章根据现场报告内容整理,部分有删减。


个人简介:胡钦晓,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2017),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密歇根大学(安娜堡)访学学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理论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历史与比较。在曲阜师范大学工作期间,历任科研处副处长、社会科学管理办公室主任、社会科学处处长、教务处处长兼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2019年6月以来任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近年来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等。

 

一、高等教育与资本的概念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从数量上,已经进入了一种后大众化时代并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从目标上,开始从外延发展走向内涵发展;从模式上,开始由“后发外生型”发展到“齐步走”,甚至是“领跑”阶段。国务院关于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我们说,无论是高等教育强国,还是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无论是“first—class”“top”,还是“best”“powerful”,都是基于比较的概念。

一般谈到资本,人们耳熟能详的是资本主义。马克思的名言:资本从来到人世间,从头到脚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使人们对资本产生了天然的排斥。事实上,在《辞海》中资本的内涵可以包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固定和流动资产;会计学专业所指的资本金等。无论是《辞海》还是《汉语大词典》,都已经超越了马克思意义上的资本含义。从中西方词源学来看,资本是一种客观存在,能够带来价值增值,既可以用于资本主义制度分析,也可用于社会主义制度分析;既可以用于个体分析,也可以用于组织的分析。我们认为,学术研究应当还原资本的多样性内涵。事实上,马克思正是借用了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来分析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受马克思影响,法国社会学家皮尔埃·布迪厄对资本进行社会学的解读。他认为,资本是竞争者之间的力量或权力,是需要不断积累一种运动,与转盘赌博截然不同。古典经济学家强调经济资本竞争,他们认为土地、劳动、物质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基本要素。舒尔茨和贝克尔把人力资本引到了经济学的分析,资本的概念开始在学界开始向广义扩展。布迪厄认为除非人们引进资本的一切形式,而不只是考虑经济理论认可的那种形式,否则是不可能对社会界的结构和作用加以解释的。对于大学来说,至少有四种资本形式,一是经济资本,二是社会资本,三是文化资本,四是学术资本。

二、大学经济资本

所谓经济资本就是大学的物质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主要包括校园建筑、实验室、图书馆、图书资料等。自然资本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是在沿海还是在内地,都影响着大学发展。我们以前说孔雀东南飞,西北有高楼,对于兰州大学的人才流失,我们可以说孔雀东南飞,西北有沙漠,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大学自然资本的重要性。经济资本包括政府拨款、学生学费、慈善捐款等,是能够以货币来衡量的。新时代的中国大学,已不似京师大学堂那样,官僚气息浓厚,国家内忧外患;也不似西南联大时期,日寇侵略,战火纷飞。当下,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也已经能够给大学提供一个丰厚的经济支撑,双一流建设方案明确指出,经费由中央财政支持,接下来应该思考的问题,就是经费如何支持,以及如何使经费具有可持续性等。我们应该摆脱以前直接由政府拨款的模式,加强第三部门绩效评价,形成动态资助的管理模式。政府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加强精准支持,避免因权力产生的“跑部钱进”的腐败现象。另外,从高等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这种支持还要向西部高校进行倾斜。最后,要加强新时代一流大学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其发展成为能够凭借自身力量不断探求创新,能够处理自己事务的创业型大学。

三、大学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一种网络关系,是指大学在意识形态、道德规范、习俗惯例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制约下,通过长期交往、合作互惠,进而在形成的一系列互动的网络关系基础上,积累起来的资源总和。大学社会资本主要是由大学内部网络关系、大学外部网络关系和制约大学内外部网络关系的非正式制度组成。非正式制度,实际上是新制度主义经济学里面的一个概念。其中,忠诚是非正式制度一个核心元素,对于大学教师而言,就是要忠诚于自己的学科,要忠诚于自己的大学。大学的国际化,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关系等,都是大学社会资本的应有之义。就大学的国际化而言,我们既不能盲目崇外,也不能夜郎自大;就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而言,多元协同治理是大学社会资本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此外,大学章程与大学办学自主权落实,大学多元发展和动态调整,都属于大学社会资本强化建设的层面。“双一流”建设中期考核后,能不能做到动态调整,可能是下一步双一流建设的一个重要层面,这直接关乎大学间的良性竞争。

四、大学文化资本

按照布迪厄的说法,文化资本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具体的文化资本,所谓具体文化资本,是指依赖于精神和肉体的持久“性情”的存在,从宏观上来看,北大之自由,清华之严谨,哈佛之开放,耶鲁之保守,都属于大学有机体的持久“性情”。二是大学的客观化文化资本,主要是以文化产品的形式存在,比如说哈佛雕像和北大红楼,这些都是能够直观看到的。三是大学的体制文化资本,主要是指经过官方认可的组织和规章制度,譬如董事会制度、大学章程、学位制度等等,为大学“披上了一层完全原始性的财富面纱”。大学文化资本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发挥对人才培养、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方向指引、精神凝聚和动力保障等作用。精神层面的意识形态是大学文化资本的核心,这就要求,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要讲清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大学培养什么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样的基本原则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根本或者最标志性的,恰恰就蕴含在大学文化资本之中。关于大学文化资本的构建,从人的因素来看,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学者,一流的领导,著名大学的成长都和大学校长密切相关,校长的性情,会直接影响到学校发展。从物的因素来看,一流大学往往具备标志性的校徽、博物馆、雕塑等。从体制的因素看,一流大学往往伴随卓越的体制创新,比如牛津的导师制,哈佛的选修制,德国的讲座教授制,等等。从文化资本来看,中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应该弘扬传统文化,紧跟时代精神,锻造中国风格。

五、大学学术资本

学术资本在范围上要小于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在程度上要高于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高深知识和学术声望是学术资本的核心要素。从中外高等教育史发展来看,经济资本并非高等教育竞争的核心因素,中世纪时期,行会性质的大学既没有稳定校舍,也没有图书馆、实验室,但是大学仍然得以产生并发展壮大,社会资本也非高等教育竞争的核心要素,19世纪德国大学能够在国家一元资助下,迅速超过其他欧洲大学并占领世界高等教育之巅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依靠的是对“纯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不懈探索;文化资本也非高等教育竞争的核心要素,芝加哥大学在20多年的时间里,就发展成为堪与哈佛、耶鲁等历史名校比肩的世界一流大学。大学是从事高深知识的场所。这一基本性质界定了学术资本是大学诸多资本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本形式。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认为,每一个社会部门或组织的存在,都是为了使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有所不同。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医院都不会去卖鞋,也不会大规模进军教育领域,它们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救治病人。当大学的学术创新思想趋于泯灭,当大学掌握的高深知识趋于陈旧或者不再稀缺,大学的学术声望必然滑落,大学在竞争中也就处于劣势。

学术自由是学术资本积累的基本底线,没有了学术自由就没有学术进步,创新资源也就没有了;道德规范是学术资本积累的内在诉求,中世纪大学后期,学术道德的沦丧,知识交易的过度商品化,都是造成中世纪传统大学走向衰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法律制度是学术资本积累的外在保障,仅靠单纯的道德规范约束,有时候是非常无力、非常软弱的;学术创新是学术资本积累的不竭动力,高深知识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比较的概念,作为中世纪原生型大学的萨莱诺大学(Salerno)最终走向衰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萨莱诺大学在学术上不再追求进步。

总之,学术资本需要学术自由,需要道德规范,需要法律制度,需要学术创新,同时也需要学术自信。急于求得国外大学的认可,抑或是邯郸学步,高等教育发展只能是亦步亦趋。用中国话语,研究好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重要保障!学术只有不忘记人类福祉,不忘记国家富强,才能够砥砺前行,永不懈怠;学术只有坚持价值信仰,恪守道德规范,才能抵制外界侵蚀,不迷失自我。唯有此,学术才能够不为物欲横流所淹没,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基业才能够由大变强。

 

文字整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余苗。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