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高教时空正文

融入业界,我们在现场——常熟理工学院破解应用型人才培养难题

来源:《教育家》作者:邓晓婷发布:2022-08-10 09:33分享:

整整一个通宵,宋浩都待在故障现场。

毕业季的无锡,烈日余温在还未建成的楼宇间散发着阵阵灼热。面对故障成因,这名刚毕业的电梯工程师起先有些发愁。眼前的轿厢再熟悉不过了,和学校实验室以及实习单位里那些千锤百炼过他们的机器并无太大分别,但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诉求显然更加迫切。

来不及感性了,宋浩心里只有一个声音——“我一定能把它解决掉”。沉闷夏夜,宋浩在十几层楼之间多次来回。由于运行系统和以往接触的略有差异,待理清思路重新研判后,他确定了电梯运行紊乱的原因:安全回路无法接通外加平层信号保护丢失。宋浩拿出解决方案交予安装班组,电梯正常运行后,身上湿透的衣衫也差不多干了。

六年后,宋浩已是业界相当成熟的电梯工程师。2021年年初,评上“江苏省劳动模范”的他回到母校常熟理工学院做了一场演讲。回忆涌来,他深信“大学时光是后续工作发展的基石”,这个曾历练他的青春校园,外观上仍然是锦绣江南的气质,内里却有了更大的飞跃。


人才的生存应该被放在第一位

像宋浩这样的工程师并不是个例。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是常熟理工学院给人最突出的印象。在副校长张根华看来,常熟理工之所以能有政产学研的良性互动,正是因为其高度契合了产业的发展和需求,让学生在眼下的生存和未来的理想之间能真正有所得、有所成。

地处产业集群高度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常熟理工在升本之初就有着清晰的定位,即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近20年的探索中,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三个关键词,面向区域经济和地方需求,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将原来相对封闭的校园对企业、行业以及全社会广泛开放,常熟理工逐步完善和建设出了个性化的培养体系,为省内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由于大多数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学科、平台和师资方面的基础较弱,普遍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创新训练脱离实际应用、项目化教学难落地等共性难题,尤其在我国的教育体系经历了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后,人才的竞争给社会带来了更为显性的焦虑,就业质量亦受到考验。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学校认为人才的生存应该被放在第一位。“要保证人才出口的通畅,人才培养的定位必须准确。作为应用型本科,我们要了解产业的需求,以及产业的上下游联系,学生的出口应该面向哪些环节?对于常熟理工而言,我们的定位就是培养一线工程师或者称为现场工程师。”
教务处处长徐惠钢表示,改革之初学校对学生提出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这样一种相对朴实的要求,在获得学生、家长、企业的认同后,“做人有德,就业有岗,创业有道,发展有余”成为对学生的培养目标。2003级机械专业的毕业生王辽建一直记得母校对实干精神的追求,在毕业后十多年的就业、创业生涯中,从一名普通的设备研发人员,到机器人项目经理,再到智能科技行业的创业者,他的经历印证了母校对自己的培养。
随着产业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升级,常熟理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也在调整和迭代。学校逐渐意识到,光是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已经不够了,在此基础上还要培养能引领产业变革的人才,进而提出了“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理念,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
张根华认为,此理念所涵盖的,是能力与需求并进的导向,需要学生拥有工程技术发展的综合能力,以及非技术能力如工程师道德、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需要业界全流程全过程参与。定位准确后,就要思考如何给学生供给合适的内容。


产业学院让学生的竞争力更强


据校方统计,从常熟理工产业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刚入行时薪资要比同行高出30%。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不仅归因于常熟理工对人才培养定位的准确,还得益于灵活的校企合作锻炼了学生走入职场的快速适应能力。

张根华谈道,从前社会对知识体系的关注远胜于能力体系,而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学生知识来源的丰富程度已近临界点。于当下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能力体系或许比知识体系更重要。基于这样的思考,常熟理工着手推进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我们不难看到,最新的技术、最好的设备都在产业中,在龙头企业中。所以把产业元素提前引入人才培养体系,能让学生更加适应产业的需求”。

徐惠钢梳理了产业学院的探索与形成过程。最初学校通过比较明确的短期实习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一两周、三四周的实习企业并不欢迎,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只能了解行业中的基本要求。走马观花了解一番过后,实习就结束了,根本派不上用场。而部分学生最终不在这个领域工作,企业也会觉得为实习付出的努力不太值得”。

为破除短周期实习带来的弊端,学校通过拉长实习时间、与企业一起设计实习内容、参与实习管理等方式,共同来评价学生的实习成果;并逐步将这种思维模式扩展到毕业设计,采用真题真做、双导师指导的方式,提高校企合作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部分专业将3—4门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组成一个模块,嵌入原来的课程体系当中供学生选择,受到学生欢迎且学习效果较好。同时,也把企业发展成学校的就业基地、教师的研修基地、科研横向合作的来源基地,增强了学校跟企业之间合作的黏性。

按照这样的发展路径,常熟理工逐步设立了多个行业学院,围绕行业当中的共性技术,分解出行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并归纳出若干门课程嵌入课程体系,不同的合作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如果说行业学院主要集中于人才培养,那么升级后的产业学院则不单是产业培训、人才培养,而是全方位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各产业学院因地制宜、模式多种多样,有政府主导、行业主导、龙头企业主导等模式。张根华介绍:如医药生物技术学院就是由龙头企业药明康德主导,该企业在行业内可直接引领国家生物医药的发展,掌握着行业发展较为前沿的技术。与他们联合培养,我们学生的竞争力就非常强。”

在产业学院的建设过程中,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智能电梯产业学院一开始也与龙头企业共建,而一旦企业遇到困难学院就会受到影响,这时就要灵活地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截至目前,常熟理工共建有光伏科技学院、智能电梯产业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学院等九个产业学院,形成了跟区域经济紧密对接的6个专业群、50个专业。

良好口碑仍需不断“挣脱”理念束缚

作为电梯工程专业的第一届学生,宋浩的家人得知他录取的专业后全都面露难色:“你看咱们镇上甚至一部电梯都没有,全国能有多少电梯,以后连工作都不好找。”宋浩说,当时自己心里也没底。

而在学习过程中,宋浩逐渐了解到自己所处的电梯行业在区域经济中的重大作用。在长三角以苏州为中心100公里的范围内,该产业覆盖了全国80%的市场份额。在宋浩看来,企业的老师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向上的激励精神,他们不仅教授专业知识,还会分析行业内的市场情况,能将学生带入行业的链条中去思考。如今,作为一名资深的“电梯人”,宋浩很有成就感:“我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城市的空间建设里,城市因我们而‘长高了’。”

起初对专业前景没有正确认知的情况在学生中并不少见。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姜智在与学生交流时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一开始部分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很难认可,我们企业的专家为他们耐心梳理讲解了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他们日后在企业中将会发挥的作用后,学生渐渐对自己当下的处境有了很大改观”。

从企业角度看,姜智认为,学校和企业最理想的状态应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比如在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医药生物技术学院中,学校完成主要的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的教学,企业则承担后续技能运用的培养。姜智谈道,产业学院的毕业生之所以能有如此强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是他们及早地接触到了产业内的知识和技能,一旦真正进入企业后,他们的适应速度和发展潜力要远远超过其他学生。

在业界,在江苏,常熟理工的良好口碑不断在积累,但仍然还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在多年来的办学实践中,张根华对应用型人才的发展现状也有自己的一番思考。他指出,首先是资源短缺问题,“工科的办学投入很高,目前省内对教育的投入我认为是远远不足的,与一线城市相差太大。通过产教融合,我们可以从产业界引进一部分资源,我们提供技术服务,产业会作出相应回报,但实际上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投入还是太少”。

其次,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发生转换,要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挣脱”出来。“部分老师还是更习惯传统的‘一言堂’思维,相对来说他投入的精力较少。真正要做项目教学、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老师投入的精力会多很多。”

张根华认为,无论是双一流高校,还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生的通用能力普遍欠缺。“尤其是写作与表达,这可能跟我们整体教师队伍的能力也有关系。人才培养,教师的能力是关键。在通识教育这一块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张根华指出,我们的教育希望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提升创新能力,其实,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中,也应该承担更多培养通识与创新能力的责任。

尽管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但常熟理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上已经突破了许多难题。地理位置的优越为学校的办学条件提供了先天的产业资源优势,而敏锐地感知产业发展节奏,并将其创新性地运用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则是常熟理工从亲近业界到融入业界,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产教共生的新格局。这个毕业季,对于常熟理工的学子而言,脚下的选择定是丰盛的,他们无须离母校太远。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27月刊第4期,原标题《融入业界,我们在现场——常熟理工学院破解应用型人才培养难题
文 | 邓晓婷
编辑 | 邢晓凤

设计 | 朱强

统筹 | 周彩丽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