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校信息专题荟萃正文

“2018年学术年会”系列报道|马培培:与大众教育的关系转向——来自加州高等教育系统的启示

发布:2018-12-20 11:12分享:

本文为盐城工学院马培培副教授在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上所作的专题报告,文章根据现场报告内容整理,部分有删减。

个人简介:马培培,江苏南通人,盐城工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基础理论、比较高等教育。学术成果:在《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在研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项目2项,曾获盐城市政府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征文大赛一等奖。

 马培培xiao.jpg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我们都在说传统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严重,但是与其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不如说以古典和人文学科为核心的传统精英教育遭遇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英高等教育系统的危机。那么新形势下精英教育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已经成为长盛不衰的话题,而且现在仍然是一个问题。精英教育的良性发展,会带动精英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本次汇报主要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背景下,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这一视角来探索精英教育的发展问题。总结归纳先发型大众化国家的历史经验,可以发现,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从妥协到共存是一个普遍模式,但是,共存并非最理想的关系,从共生理论视角下探索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共生关系,将更有利于精英教育的发展,也将更有利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卓越。

先发型大众化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初的选择普遍为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妥协。从世界的各个国家经历的大众化初期的选择来看,基本上是让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妥协。高等教育要接受更多的学生,实现平等,就必然要提供更多的大众教育,当大众教育进入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系统时,两者之间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妥协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精英高等教育系统向大众高等教育系统转变,主要表现为是高等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化。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尼等亚洲国家通过扩张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来实现大众化,美国则通过扩张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另一种方式是精英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扩张,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欧洲一些国家,英国扩张是有限的,但是在传统精英教育机构也有一些扩张;法国、德国在精英大学内部扩张比较厉害。无论哪种方式,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妥协的后果是精英教育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危机,曾经以自由教育为表现形式的精英教育受到以专业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大众教育的排挤,以人的形塑和启蒙为目的的自由教育的观念被淡化,在精英教育中实用主义的专业教育开始弥漫开来。

在发现妥协的弊端后,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开始寻求互相共存,这是以加州高等教育系统为主导模式的变革,以加州总体规划的实施为标志。在同质化倾向严重的情况下,克拉克·克尔启动了一套总体规划。他在总体规划里把公立初级学院、州立学院和加州大学进行了明显的功能划分,这样一个模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学习的模式。共存使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有了比较明显的界限,精英教育也开始得到重视。

这里的观点是,共存并不是最理想的关系,共生是以后一个探索的趋势。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共生现象的萌发,也是来自于加州高等教育系统的启示。加州高等教育系统除了共存以外还有一些共生关系,例如,初级学院为代表的大众教育与加州大学为代表的精英教育就存在共生关系,共生关系中有质参量的问题,其中一个质参量是学生,只有质参量兼容才可以发生共生关系,初级学院和加州大学之间的学生这个质参量是兼容的:初级学院的转学教育使一些学生成为加州大学的学生,加州大学也有很多师范毕业生到中级学院去做老师。美国发展初级学院是为了普及高等教育,但是这与其它教育系统不同的是,加州高等教育系统更有预见,初级学院可以助力州立学院和加州大学的发展,即大众教育可以助力于精英教育的发展。通过加州高等教育系统发生的共生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点启示:一是转学机制的形成两者之间连续性关系,是存在一个表面的比较明显的共生关系,通过后期更深入的研究能够发现存在其他的共生关系;二是也许可以发现在加州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更为深层次的共生关系,还有一种可能,即通过人为干预可能会形成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其他共生关系;三是当前在共存状态下,拥有少数卓越的大学和一流大学体系并不是一回事,最理想的是有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将来如果精英教育和高等教育能够共生,那么拥有少数卓越的大学体系和拥有一流大学体系可以是一回事。

第四点,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共生的基本条件。首先,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共存状态是共生的基本前提,如果我们还有一种盲目升格的现象,那么共生理论就没有基础谈起。其次,质参量兼容是共生的关键,如果能找到质参量兼容关系,那么共生关系就可以成立。最后是外部的共生环境,这是基本保障。

 

文字整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陈美玲。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